2019年度,華為和比亞迪分別在"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申請"中,以44位和90位入駐強榜單。
由此來看,比亞迪,以科技企業屬性定位,含金量十足。近期,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融資息不斷。
繼5月26日融資19億元人民幣之后,6月15日又獲8億元融資。一個月內兩度融資,估值已達102億元,并明確將于適當時機獨立上市。
看來,干芯片,比亞迪真的要搞事情了。
芯片,是中國先進制造業的隱痛。在國內整體芯片工業不力的大背景中,一家造汽車的,造的芯片能有多優秀呢?技術行不行,專利有發言權。
IGBT,學名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,俗稱電力電子裝置的“CPU”。IGBT是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,與動力電池一樣,也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。IGBT芯片的設計和制造工藝難度都很高,
我國IGBT長期被卡脖子,中高端IGBT產能嚴重不足,幾乎全部依賴英飛凌等國際巨頭。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張,我國新能源汽車急需一顆強健的IGBT“中國芯”。
中國法人報告指出,比亞迪深耕車規級IGBT產品已久,位居中國裝車量第一,也將碳化硅SiC(siliconcarbide)模塊應用在汽車主電控領域。
在純電動車中,IGBT成本約占電機驅動系統的一半,是電池之外成本第2高的組件。中國內地積極加速IGBT組件本土化,不過目前本土化比重僅5%。
若從全球市占率來看,報告指出,歐洲英飛凌(Infineon)占比第一達到34%,三菱(Mitsubishi)和富士電機(FujiElectric)各占約10%,德國SEMIKRON占比約8%。其他廠商包括安森美(OnSemi)。
除了比亞迪半導體之外,中國內地的斯達半導體和威科電子等也積極深耕IGBT產品領域。
臺廠也積極布局功率組件和IGBT領域,晶圓代工廠茂硅已開始出貨工業用IGBT產品,車用IGBT產線預計第4季進入試產階段,初期月產能約5000片。此外,業界人士指出,世界先進切入歐系廠商IGBT產品正面制程代工。
功率半導體封裝測試廠捷敏-KY擴增中國內地合肥廠產能,預計明年主體建筑結構完成,今年主要成長動能包括合肥廠高電壓產品、5G應用以及快速充電器等。
功率組件導線架廠界霖已經量產IGBT模塊用導線架,法人指出主要應用在車用微控制器(MCU)以及電池管理系統(BMS)等,客戶包括日系和歐系車廠,應用在車用和充電樁領域。透過交貨給歐系半導體客戶,界霖間接打進美系電動車大廠特斯拉(Tesla)供應鏈。
此外車用二極管廠朋程也正在擴充IGBT模塊新廠,預估到明年4月完工,已有兩家日本和歐洲客戶議價完成,預估大量生產時間約在明年到后年。
法人表示,朋程IGBT模塊新廠第一年首批規劃年產能3萬組產品線規模,長線規劃年產能到20萬組產品線規模。
媒體去年12月上旬報導,鴻海集團參與中國濟南富能半導體高功率芯片項目,主要建設月產3萬片的8脊杌β首榧芎馱虜1000片的6繼薊瑁SiC)功率組件產能。
專家表示,目前全球主要大廠積極進軍新興半導體化合物材料,其中又以應用在電動車領域的SiC材料備受矚目,中國也從產業上游到下游布局碳化硅應用,發展功率組件,欲進一步擴大在電動車產業影響力。